苜蓿以“牧草之王”著称,不仅产草量高,而且草质优良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粗蛋白质,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,无论是青饲、青贮或晒干草都是优质饲草。
特点:
1. 侧根发达
2. 适应性好
3. 抗病性好
4. 草产量高
5. 含高质量纤维素
6. 高蛋白质的来源
7. 高热量的提供者
紫花苜蓿栽培技术
紫花苜蓿种子细小,幼芽细弱,顶土力差,整地必须精细,要求地面平整,土块细碎,无杂草,墒情好。
紫花苜蓿根系发达,入土深,对播种地要深翻,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。
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,年刈割利用次数多,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。
田间管理
1.播种后,出苗前,如遇雨土壤板结,要及时除板结层,以利出苗。
2.苗期生长十分缓慢,易受杂草危害,要中耕除草1~2次。
3.播种当年,在生长季结束前,刈割利用一次,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,要留苗过冬,冬季严禁放牧。
4.二龄以上的苜蓿地,每年春季萌生前,清理田间留茬,并进行耕地保摘,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,要松土追肥。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,灌区结合灌水追肥,入冬时要灌足冬水。
5.
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~5厘米,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~8厘米,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,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。
6.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~30天结束,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。
7. 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,以提高结实率。
8.
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,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、锈病、褐班病等。夏季,气温高,湿度大,容易发生病虫草害。容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炭疽病,
虫害主要有
蓟马和
蚜虫等;
9. 适时收获,防止雨季霉烂
苜蓿第2茬收获时正值雨季,为了防止霉烂,尽可能选择晴好天气适时收割。收割后尽量减少在地里的晾晒时间,打捆后及时送到场院,选择通风避雨处自然风干,避免雨淋。
10.避免牲畜践踏啃食,保证后期生长
苜蓿第1茬收割后,新叶及嫩芽的数量对苜蓿的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,此间如果遭到牲畜的践踏或啃食将对苜蓿的后期生长造成严重影响,甚至导致成片死亡。
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,派专人看管或加强田间巡视,严禁放牧。